7月19日,中国式尊龙凯时平台经济现代化论坛:低碳 效率 包容 增长暨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卫星会议“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及应用”在北京召开。来自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和知名学者领衔演讲,探讨数字经济理论、人工智能技术、大模型及应用等科学问题,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管理学科的交叉融合,提升相关领域原始创新的效率。
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,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,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科学问题。
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汪寿阳表示,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通过融入实体经济的生产实践,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了新动能。数据要素赋能传统要素,打通了实体经济生产、经营、流通、服务等环节的堵点,以数字技术驱动改进企业价值创造模式,促进了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协同,能够有效解决中国很多产业中“小、散、弱”等问题,提高了整体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,开辟了全新经济增长点。
“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现代化实践提供了科技支撑,促进了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。”汪寿阳说,创新活动不再是循序渐进的固定流程,而是强调开放创新、持续迭代优化的动态交互过程。依托数据要素和智能技术,创新主体能够快速获取反馈,大幅降低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,减少了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,进而有效激活更多创新活动的开展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郭雷作《智能系统理论基础》。他介绍,智能系统主要指在不确定结构环境下,系统能够利用各种信息对不确定性进行在线识别,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决策,适时的对系统进行适应性反馈调控,以实现所期望的系统功能和目标动态系统,系统自身功能可以随系统运行不断优化。
“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,需要强调认知和决策是知行合一。信息、物理、社会高度耦合开放复杂巨系统,人机融合必须高度关注。”郭雷说。
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,相对应的经济后果具有极端的不确定性,这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。来自海外的专家学者对于如何降低风险,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。
“我们现在要以前所未有的努力,在动态完整的系统中探索,更好地让全人类脱离气候危机,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包容性社会,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和繁荣发展。”美国环保协会高级副总裁及首席经济学家Suzi Kerr说。
Suzi Kerr指出,稳定的气候是一项全球的公共利益,气候行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投资问题,而投资决策也是由一个完整的经济和监管环境驱动的,经济学家们非常关注的碳定价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,它可以成为确保我们走向正轨的一个后备政策,但是我们也需要考虑潜在投资者所面临的更广泛的激励和限制因素。
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、纽约大学教授罗伯特 恩格尔(Robert F. Engle)指出,全球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,相关经济学研究也证明了这会导致生产力下降和人口迁移、搁浅资产。
“气候变暖带来的经济成本是怎样的,我们并不知道,如何去实施政策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,这需要建立模型进行分析。”罗伯特 恩格尔介绍了气候风险如何帮助选择投资组合,所使用的组合均为公开交易的可持续公司,看一下可持续的资金,究竟哪些资金是应该进行持有的。
他从投资和风险角度方面分析,如果经济降碳,那么化石燃料的供应会减少,生产者、消费者都要改变行为,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,比如消费者去有购买更多的电动汽车,或减少驾驶。
在专家们看来,低碳和包容,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之一。
“推动政策和市场机制,吸引全社会的资金流向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增长的方向。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、教授范英说,碳市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机制,中国的碳市场有着自己的特色。未来,具体设计出当下最优或比较优的机制和政策,还有很多题目需要研究。
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,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、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、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、中国能源模型论坛承办。
?
中国式经济现代化论坛现场(主办方供图)